當簡報不只是資訊,而是連結與共感的橋樑

當簡報不只是資訊,而是連結與共感的橋樑

今天參加了福哥的簡報體驗發表會,真的覺得自己非常幸運。當初福哥一公布這個活動,就剛好看到,立刻報名才搶到名額,現在回頭看,真的是太值得了!

今天上台的 5 位講者都讓我非常佩服。要在眾人面前展示經過福哥 tune 過的簡報內容,光是想像那個壓力就讓人肅然起敬 XD。

我自己最喜歡的部分,是劉三郎地政士和送子鳥陳翔琦的簡報。


劉三郎的簡報

作為同樣從事財務工作的我,對於他講的遺產稅和不動產繼承相當熟悉。一開始我還在想:如果是我來講這個主題,我可能會從「總額 – 免稅額 – 扣除額 = 淨額」這樣的架構下手,再去乘上對應稅率。

但劉三郎不是這樣做的。

他一開場,先拋出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:全台有高達兩百億元的不動產尚未完成繼承手續。接著他反問:「我常在想,不動產應該是很不錯的資產,但到底是什麼原因,讓我們一般民眾在辦理繼承的時候,會遇到這麼多困難?」

從這樣的問題意識出發,他順勢引導大家思考一個貼近生活、人人關心的議題:「大家可能會好奇,我到底要繳多少遺產稅?」

然後他舉了一個非常有共鳴的例子:一對夫妻育有兩名子女,若父親過世,留下多少遺產可以不用繳稅?答案是兩千多萬。

我瞬間被震撼了。對啊,這樣講就會讓人產生帶入感。因為很多家庭都是這個結構。當他從這個案例切入,聽眾很自然就會開始想:「對,我們家也是這樣,如果有一天我走了,我留下來的遺產會不會超過這個金額?」

這讓我深刻體會到,我平常在簡報時,還是太專注於我想講的,而不是聽眾想聽的。

接著,他順勢提到房產問題:「那我家有一些房子,如果是新北或台北市的,不就很容易超過這個金額嗎?」並帶出房屋和土地現值與課稅邏輯。

最後,他丟出一個情境問題:「如果你繼承了六千萬的遺產,必須用現金繳納遺產稅,而且銀行不願意貸款,會不會造成你的財務壓力?」全場的人都點頭了。

「如果會,那你可能會面臨法院的強制執行,甚至限制出境。」

「如果真的沒有能力繳稅,你就得考慮拋棄繼承。一旦拋棄,家人留下來的財產就會變成國家的。」

「如果你真的走到這一步,我很想代表中華民國感謝你。」(全場笑)

他不斷勾起大家內心可能遇到的困境,再一一提出解法,最後自然地帶到他的服務:資產盤點、預立遺囑、預留稅源。並用一句感性的話收尾:

「父母之愛子,則為之計深遠。」

「我相信在場的各位,一定比我更了解你家人的狀況。希望今天所學的一點點知識,能讓你為自己、也為你最親愛的家人,創造更多的價值。」

短短七分鐘,讓人聽懂遺產稅,還穿插笑點、帶出服務,整體流程流暢得令人佩服,當之無愧的第一名!

圖片來源:F 學院

陳翔琦的簡報

送子鳥的陳翔琦也讓我非常感動。

「我們必須想盡辦法掌握每一個細節,協助這顆卵子 —— 可能是夫妻最後的機會 —— 順利成為孩子。」

這句話一開場就讓大家感受到胚胎師工作的意義與偉大。

他接著分享了一位 40 多歲媽媽的故事。這位媽媽非常害怕,如果這次又失敗,她可能再也沒有勇氣嘗試。於是翔琦傳了一封簡訊給她:

「我真的希望,明年這個時候,他能真實地來到這個世界,我要發紅包給他。」

這封簡訊鼓勵了媽媽,也打動了台下的我們。故事的最後,那位媽媽真的生下了孩子,當大家看到孩子手裡拿著紅包的照片,全場熱烈鼓掌。

接下來,翔琦開始介紹胚胎師的工作內容。這裡我覺得他真的很厲害 ——
如果是我,我可能會像在講財務規劃一樣,說「我們會評估 XX 的資產負債和收入支出狀況…」,用比較制式的方式說明專業流程。

但他不是。他從一個媽媽的內心質疑開始切入:

「如果我生不出孩子,我是不是對這個家庭沒有價值?如果我是女人,應該生得出來才對啊?」

先讓大家感受到受孕失敗背後可能帶來的情緒,再從這樣的情緒層面,延伸到他們每天面對的工作任務,也讓聽眾在了解流程的同時,感受到這份工作的溫度與意義。

結尾也非常感性且有力:

「試管的失敗應該被留在醫療中心,不應該帶到你個人的價值裡去。它不代表你不值得被愛,更不會損害你作為女性的價值。」

「請放心地把自己交給醫療團隊,因為我們是全世界最想幫你懷孕、生下孩子的人,這是我們存在的價值。」

這短短幾句話,不僅再次傳遞溫度,更建立了深刻的信任感。真的是一場非常棒的簡報!

圖片來源:F 學院

福哥的簡報

福哥的簡報我早就知道他的風格是「不回頭看簡報」,但現場看到他真的全程對著觀眾、絲毫不亂,還是讓我很讚嘆。(OS:如果真的按錯一頁,後面不就全都錯了嗎 XD)

他的「321」結構(3 本新書、2 個計畫、1 個課程),以及在極度忙碌中完成鐵人三項、剪片剪片剪片、陪家人旅行,展現了超強的時間管理與執行力,到現在也一直深深留在我腦海中。

圖片來源:F 學院

另外,福哥在講評時有一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,是對於身為警察的吳冠宇。在冠宇的簡報裡請大家想像一個情境:「你今天開車在路上,突然有人衝出來,差點撞上,你會不會很生氣?」

會讓我特別有印象的原因是——我自己簡報時也常這樣開場:請大家「想像一下情境」XD。

但福哥說,其實你可以更進一步,加入你自己的故事。你是警察,這些情境你每天都在經歷啊!你可以說:

「你可能需要想像,但我不用,因為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處理這些衝突。」
「我是一個警察,我經常看到很多不必要的衝突——輸了進醫院,贏了進法院,這真的有必要嗎?」

這樣的說法,不只更具說服力,也能拉近與聽眾之間的距離,讓整場簡報更有個人特色。

就像說書一樣——每個人都可以講同一個故事,但為什麼觀眾要聽你說?因為你有自己的觀點與經歷,這些就是你最獨特的價值。當你能把這些帶入內容,聽眾才會真正想聽、也更願意聽你說下去。

總結

這場簡報體驗會真的收穫滿滿。讓我看見一場好簡報該如何做到:一開始就抓住注意力、用故事引發共鳴、在過程中建立信任感,最後自然地做到 Call to Action。

同時也讓我不斷思考:我與這些講者的差異在哪?我還可以怎麼調整與優化?怎麼讓自己不再只講「我想講的」,而是更貼近「聽眾想聽的」?

希望福哥多多辦這種活動,造福大家 XD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